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,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把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真正落實到位。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,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,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。
——習近平
人物:李潔,33歲,瓦窯鎮人,“瓦窯鎮種糧大戶”“我就是個莊稼漢”這是他給自己的評價。他說:“種糧食能在平凡中成就偉大的事業,每次聽到‘糧滿倉’的消息,我心里倍感自豪,因為這代表國家有了繁榮昌盛的根本,人民有了幸福安康的保證?!?/strong>
年輕時,不想被家里的幾畝田地困住,覺得種糧沒前途,好男兒志在四方。我在25歲出頭時,就離開了家鄉,進過工廠,做過生意,幾年下來總感覺漂泊不定。
2022年,我萌生了回家創業的想法,機緣巧合吧,當時我們村書記田坤邀請我回來考察高效農業發展。我是農民家庭出來的,經過思考,我決定帶著在廣東創業的積蓄回瓦窯種田。
一開始流轉了680畝土地,抱著試試的態度先種植小麥,功夫不負有心人,當年,迎來了豐收,小麥平均畝產達1100多斤,當季每畝收入超1500元。糧食豐收了,再加上政策的支持,我干事的底氣更足了。
緊接著,我成立新沂市大粒香種植專業合作社,又增加流轉土地1900畝,真正成為一名職業“新農人”。
今年5月份的時候,在村里的幫扶下,我對接了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的專家團隊。專家團隊的加入,讓我如虎添翼。在專家建議下,我根據新沂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壤性質,選擇新豐系列等優良品種,提升水稻品質。
土地有了,技術也有了,但問題也接踵而至。這么多地,傳統的耕作方式無法滿足,而現代化種植又需要大量資金。有好多人都說“你一個小伙子能種得了這么大一片田”?
面對質疑,我決心打破大家的偏見,決定大干一場。
我購置了旋耕機、無人機、播種機和插秧機等現代化的農業設備,全面推進機械化耕作,建設烘干廠房,解決看天曬糧的難題。
在種植過程中,我們還通過綠色農業新技術的運用,利用無人機進行巡田、高層分析、變量精準施肥作業,推進農田管理的數字化、智慧化,形成整套監管體系,種出優質稻麥,讓合作社的糧食機械化、智能化生產更具“科技范”。
今年的水稻種植我就采用機插、飛播等機械化耕作方式,效率很高。在多方努力下,目前,我種植的水稻長勢非常好,估計今年畝產可達750公斤。
目前,我們合作社已流轉土地2580畝用于種植糧食,都采用專業化、規?;N植方式,全部種植優質稻麥品種。解決了瓦窯村低產低效、拋荒地整治及50多戶農民就業問題。同時,我們還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優質糧食3800多畝?,F在,我們的合作社已經注冊了商標,正在印制自有品牌的大米包裝,要讓我們的水稻走出新沂,走向全國。
接下來,我要流轉更多的土地,在有機稻米種植和訂單生產上繼續做好文章,引領周邊大戶和家庭農場的糧食生產管理向更高質、更高效方向邁進,帶領全體村民共同致富。
后記: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。悠悠萬事,吃飯為大。先人付出莫大的努力,才讓我輩能把飯碗牢牢端在手里,我輩這些“莊稼漢”不能將這沉甸甸的飯碗砸在手中。我會盡最大努力,帶動更多的村民,依靠科技支撐,種出更多更好的糧食,充實“糧袋子”。
新沂融媒記者:鞏云 劉軍佑
編輯:譚之頎
- 新沂信息網資質
- 打造家門口的“黨史文化墻” 開辟黨..
- 新沂海事推動支部共學共建 讓黨史學習..
- 舉報欺詐騙保 我市發出首筆獎勵金
- 新臨社區:義診進社區 服務入人心
- 停電通知!新沂過幾天這些地方將停電!..
- “共創全國文明城 爭做新沂好網民” ..
- 年終總結出爐——回眸2022,不忘初..
- 新沂部分人群已接種新冠疫苗!在哪打?..
- 新沂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..
- 2035年發展規劃,對于副中心城市的..
- 喜報!新沂獲頒“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城市..
- 新沂市信訪局2020年公開招聘 勞務..
- 新沂海門中學面向2021年應屆畢業生..
- 關于人社信息系統暫停服務的通知
- 墨河老街,變了??!
- “職”等你來,江蘇景尚測試技術有限公..
- 大潤發MINI ,來了!
- 新沂北郊派出所線索征集通告
- 【招募】“城市治理,共建共享”現在報..